秦汉篇
#骆玉明古典诗词鉴赏
2024-07-23
秦汉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
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注释
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
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骓(zhuī):意为顶级宝马。
虞:即虞姬。
奈何:怎样;怎么办。
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
- 从诗歌史的角度来说,这两首诗也不能算是很杰出的作品。那为什么还选这样的诗?选这样的诗的目的就在于就是说在这诗里面它也包含着一些比较大的一些问题,就是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的一些问题,所以我拿它对照来讲。
- 大家看那个司马迁写的那个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你会看到一种很明显的一种性格的对照。我们知道那个史记,它既是这个历史这个巨著,它同时也是一个文学性的作品。也就是说这个司马迁在记录历史史实,并且试图在历史史实当中探究历史变化的一些内在的这个因素的时候,同时它也在捕捉人性当中的一些东西,它试图在巨大的历史过程里面来理解人。
- 那么我看到这个两个人的区别是很明显的,我简单的说就是说他是一个年轻人和中年人的决斗,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我曾经说过一句话,这个有的朋友听上去可能不太喜欢,我说人到中年难免有点无耻。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人在世间这个经历了久了以后,他不能够再像年轻人那么血气方刚。那么就是说决绝的爱,决绝的爱,他会犹豫,他会斟酌,他会判断利弊,他会做各种各样,这个委屈自己,委屈自己本愿的选择,那么那么这是青年人和中年人的这个区别,它也是一个贵族和一个平民的区别,这个司马迁非常重视这种区别。司马迁在刘邦身上写了很多很多东西。
- 刘邦身上那种处于底层社会的那种无赖,那种无所不为、无所畏惧,因为并且因为这种无赖气,这种无所不为、无所畏惧,在道德上的就是说这个毫无约束,在司马迁的描述当中是他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会令人思考很多问题。
- 这个在鸿门宴上相遇,杀了刘邦就没有那么多废话,就没有那么多事情。但是一个具有贵族身份,贵族修养的人,他无法在酒宴上杀死自己的客人,他可以在战场上杀死自己的敌人,但是他不能在酒宴上杀死自己的客人,这跟他的身份有关系。
- 项羽在军事上无疑比刘邦有更高的才干,那么项羽所这个指挥的战争所获得的成功,特别是在推翻秦王朝的过程里,项羽指挥作战所获得的成功,那么远远要比这个刘邦要宏大,而最项羽于失败,所以在垓下,在四面楚歌在遭受合围,走投无路,面临绝境的时候,他唱了这样一首歌。
- 整个史记才五十多万字他要从皇帝写到汉武帝时代,实际上留给每一个这个人物的这个篇幅是一定要有很节智的。但是司马迁在写项羽失败的时候几乎是不节制的,他就要写这个所谓英雄末路之悲。他一次一次的这种面对,做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面对着这种一次一次的,就是说在这种小范围里面的,就是在小规模上的这个战斗的胜利,而最终终究归于就是说整个的战决的全面失败。
- 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古人讨论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命运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的一个词,时运,谁就无论你有多么巨大的能力,如果时运对你不利的话,你就必然失败。但是实际上这个我们看历史上的那些所谓英雄人物,他们在成功的时候,他们并不强调时运,强调什么呢?强调事有人为。历史上一切成功都是由人来做成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成就。可是到了失败的时候,他们说那是时运,所以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 时运是一个不可理解的难以琢磨的东西。然后如果我们一定要给他一种解释的话,那就是各种你不能够预知的外在力量与不能够预知的方式结合的结果。所以英雄在这种时运面前会感觉到无奈。
- 女人,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多女生听上去不舒服,但我跟你说这并不是我的见解:一个女人是财富,而且占有敌人的女人是胜利者的最大的满足。我可以看到那些成功的帝王,他们的后宫里面常常是罗列着他们的战利品。所以我们就要理解这个项羽说的虞兮虞兮奈若何:但愿我的失败不要成为我永世的耻辱,我希望我的失败到我的死结束。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译文
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
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注释
**大风歌: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一种打击乐器)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啊”。
威:威望,权威。
加:施加。
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安得:怎样得到。安,哪里,怎样。
守:守护,保卫。
四方:指代国家。
- 这个刘邦是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别有意味的一个人,那么首先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它是第一个从这个社会下层,我们不说底层是它做过亭长,大概是个小地主吧。如果按照这个解放以后那种成分评定的话。谈不上官,算是一个吏。然后就是但是就是在这个秦末的这个动乱当中,建立了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这个帝国。
- 用西方人研究中国历史的一种概念来说:他把这个秦汉称为第一帝国,然后把隋唐成为第二帝国,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那种大的这个帝国和由这个帝国所代表的这种历史阶段。
- 就毛泽东诗歌里面所说的那一句很有名的话,就是百代皆行秦政治,这个政治是指那个政治体制。它的延续的时间是非常长的。你可以看到就中国历史跟西方历史是完全不同的,你没有办法用西方历史的模式来解释这个中国历史。
- 说这个百代皆行秦政治,虽然始于秦,但是秦王朝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但秦并没有使这一种体制获得一种很好的这种稳定的这个形态,也就是说并没有使它成为一个成功的实践。那么使它成为一个稳定的政治形态。
那么那是汉,我们知道两汉有 400 多年,那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这个强大的、稳定的和延续时间,历史时间非常长久的这样的一个王朝。 - 这个刘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就是说所谓毫无凭依,所谓提三尺剑取天下,这个用诗的语言来说是很豪迈的。所以他是后来这个历来就是说出于社会下层而有非常宏大的政治理想,有非常这个远大的个人抱负的那些人的榜样。
- 后来萧雨写的那个回忆论里面讲到毛泽东,跟他谈起就是毛泽东最佩服的人是谁?他说是刘邦,虽然说这个刘邦有很多事情做的不合适,比如说后来这个建国以后杀了很多这个有功之臣,毛泽东大不以为然。
- 在这个剧烈的历史变化,就是这种风云际会中取得这个绝大的成功的在中国历史上啊,有不少,大概最显著的人物要数刘邦、朱元璋、伟大领袖毛主席。
- 刘邦写这个大风歌的这个背景,就是回到这个家乡,然后宴请父老,那么找了一帮家乡的儿童,少儿歌唱团,然后唱到的他自己写的这首大风歌,那真是这个义气感慨志得意满的那种感觉,但是你读的时候你又会发现这里面有一种不安,这种不安跟这个项羽的不安是相似的。
- 这个大风起兮当然是一个象征性的一个意象,就是对于这个秦末的那个整个国家事态的一种象征性的描述。
而在这个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这个这样的一个动荡的过程里面,有人失败,有人成功,成功的是谁?这刘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找了一帮这个小孩来唱歌。 - 那个时候刘邦这个已经比较老了,身体也比较弱,因为他常年这个在从事这个战争这个活动,那么也负过伤,但是这个并不是他不安的根本的原因,他的不安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对成功的一种意外,就是说为什么会成功?就说一个巨大的历史成功,它并不是仅仅是一个人的努力的这个结果,它还有很多这个说你不能够预料的这种因素在那里起作用。
- 既然是一个并非是由一个人努力所决定的可以预料的一个事件的结果,因此它的变化也包含着不可测。
- 不是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说又哪能够得到贤臣良将帮自己来统治这个国家?而是一种历史的不安,就是说是一种不可测的因素,在哪里?它会带来什么不知道。
- 越是伟大的人物,他又越是会意识到自己的无力,因为越是伟大的人物,他创造了巨大的历史,他感觉到就是这个成功当中的那种不确定的因素和不可预测的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多,那么这个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对历史的不安。
- 对于历史的不安,我们可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史上拿出一个整整的系列出来,你可以编一本书,就叫历史的不安。你一直可以编到这个毛主席临终前读那个枯树赋。